《纸短情长》:家书渐失,谁还想起写一封信?
Beijing Daily
中年以上的人大概都有写家书的经历,那时候,写信和收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近的二三十年,家书突然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人们忙于打电话、上网、看手机、发微信,谁还想起写一封信?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明星开始上电视读信了,单位里纷纷组织诵读“红色家书”,连中小学生也被要求写家书了,书店里陈列着五颜六色的书信集,……那一封封娓娓道来、充满感情的文字,一次次戳中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回首一望,家书的历史足够绵长,竟然在我们这一代画上了句号。如果从考古发现的战国木牍家书算起,至今也有2200多年了,其间被赋予了尺牍、尺素、尺翰、鲤鱼、鸿雁、书翰、书简、书函、简札、锦书、竹报、平安书、音问、家信等多种名称,可见其既有人间烟火气,也具艺术审美价值,甚至大诗人杜甫“家书抵万金”的感叹,直到今天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
然而,以前写的、收的那些信,都到哪里去了?没想到,还真有人在关心这件事,并且坚持做着抢救家书的事情。2005年,以保护传统家书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为宗旨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北京启动。项目组面向海内外征集中国家书,采取科学保管、系统整理、展览出版、研究宣传等方式,对民间家书进行抢救性收集。成果不错,十多年来,已收集到家书6万余封,从一个项目组发展到成立家书博物馆,为抢救性收藏民间家书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2013年,项目组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资助。经过5年的实践和研究,呈现了一本专著《纸短情长——中国家书的文化价值与抢救策略》。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家书文化著作,系统梳理了家书产生的历史与发展演变,多视角分析了家书的文化价值,披露了抢救家书的缘起、历程和幕后故事,宛如一幅幅关于中国家书历史与现实的多彩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张丁首次把家书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概念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对家书进行文化价值判断的新模式,即家书具有文化遗产价值、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等综合文化价值。
作者认为,家书既具有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是双遗产性质的特殊文化遗产,亟须抢救。在论述家书的历史价值时,通过6个案例研究,说明各个时期的家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可以补充正史、党史史料的不足,丰富历史的细节和“表情”。同时,家书属于个人化的史料,反映的是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是人物传记写作的重要史料。
例如,作者详细解读了1912年初任鸿隽自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任上写给兄弟的3封家书、1913年8月杨体锐就义前夕写给祖父母的遗书、1915年2月19日旅居纽约朋达旅馆的黄兴给秘书石陶钧的信、1922年9月3日高振霄致孙中山的信,说明在民国初创的历史上,除了那些宏大场面外,也发生了一幕幕鲜活可感的小事件,而这些民间记忆,几近湮灭,依靠这些家书,才得以恢复,丰富了人们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
此外,书中也展示了一组写于抗战时期的家书,反映了普通民众在抗战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上海沦陷后小学教员姚稚鲁奔波逃难时写给家里的信、湖南衡阳商会副会长卢明璇逃难途中写给儿子的求助家书,记录了侵华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身体牺牲、财产损失和心灵磨难,他们的悲惨遭遇和生前留下的家书,成为控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还有戴安澜、程雄、褚定侯、李云鹏等抗战英烈的家书,将先烈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依然能够鲜活如初,感动你我。此外,华侨、大学生、白衣天使、爱国绅士、商人、职员、劳工、保育生等阶层的家书显示,在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表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展现出同仇敌忾的民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