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短情长》:家书渐失,谁还想起写一封信?
Beijing Daily
中年以上的人大概都有写家书的经历,那时候,写信和收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近的二三十年,家书突然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人们忙于打电话、上网、看手机、发微信,谁还想起写一封信?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明星开始上电视读信了,单位里纷纷组织诵读“红色家书”,连中小学生也被要求写家书了,书店里陈列着五颜六色的书信集,……那一封封娓娓道来、充满感情的文字,一次次戳中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回首一望,家书的历史足够绵长,竟然在我们这一代画上了句号。如果从考古发现的战国木牍家书算起,至今也有2200多年了,其间被赋予了尺牍、尺素、尺翰、鲤鱼、鸿雁、书翰、书简、书函、简札、锦书、竹报、平安书、音问、家信等多种名称,可见其既有人间烟火气,也具艺术审美价值,甚至大诗人杜甫“家书抵万金”的感叹,直到今天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
然而,以前写的、收的那些信,都到哪里去了?没想到,还真有人在关心这件事,并且坚持做着抢救家书的事情。2005年,以保护传统家书遗产、守护民族精神家园为宗旨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北京启动。项目组面向海内外征集中国家书,采取科学保管、系统整理、展览出版、研究宣传等方式,对民间家书进行抢救性收集。成果不错,十多年来,已收集到家书6万余封,从一个项目组发展到成立家书博物馆,为抢救性收藏民间家书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2013年,项目组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资助。经过5年的实践和研究,呈现了一本专著《纸短情长——中国家书的文化价值与抢救策略》。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家书文化著作,系统梳理了家书产生的历史与发展演变,多视角分析了家书的文化价值,披露了抢救家书的缘起、历程和幕后故事,宛如一幅幅关于中国家书历史与现实的多彩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张丁首次把家书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概念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对家书进行文化价值判断的新模式,即家书具有文化遗产价值、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等综合文化价值。
作者认为,家书既具有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是双遗产性质的特殊文化遗产,亟须抢救。在论述家书的历史价值时,通过6个案例研究,说明各个时期的家书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可以补充正史、党史史料的不足,丰富历史的细节和“表情”。同时,家书属于个人化的史料,反映的是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是人物传记写作的重要史料。
例如,作者详细解读了1912年初任鸿隽自南京临时总统府秘书任上写给兄弟的3封家书、1913年8月杨体锐就义前夕写给祖父母的遗书、1915年2月19日旅居纽约朋达旅馆的黄兴给秘书石陶钧的信、1922年9月3日高振霄致孙中山的信,说明在民国初创的历史上,除了那些宏大场面外,也发生了一幕幕鲜活可感的小事件,而这些民间记忆,几近湮灭,依靠这些家书,才得以恢复,丰富了人们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
此外,书中也展示了一组写于抗战时期的家书,反映了普通民众在抗战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上海沦陷后小学教员姚稚鲁奔波逃难时写给家里的信、湖南衡阳商会副会长卢明璇逃难途中写给儿子的求助家书,记录了侵华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身体牺牲、财产损失和心灵磨难,他们的悲惨遭遇和生前留下的家书,成为控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铁证。还有戴安澜、程雄、褚定侯、李云鹏等抗战英烈的家书,将先烈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依然能够鲜活如初,感动你我。此外,华侨、大学生、白衣天使、爱国绅士、商人、职员、劳工、保育生等阶层的家书显示,在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表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展现出同仇敌忾的民族情怀。

7月14日,71岁的陈佩斯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神情中带着无奈与歉意。面对镜头,这位曾用《吃面条》《主角与配角》承包几代人欢笑的喜剧大师,无奈宣布自己阔别大银幕32年后的回归之作——由他亲自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戏台》,将从原定的7月17日延期至25日上映,并诚恳地向观众致歉:“对不住大家,让您久等了!” 在视频中,陈佩斯坦言:“时隔32年,我带着新片《戏台》回归大银幕,路演时,看到观众们的笑脸,听到大家的掌声和夸赞,让我既欣慰又感动,每一天都在期待着,电影《戏台》和全国观众见面。但我们得知,这个周末,好几部新电影都要提前上映,《戏台》面临非常大的排片压力,这跟我们当初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相去甚远。”

7月11日,马蜂窝的深度个性化的攻略定制产品“AI路书”正式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同步上线“AI代订餐厅”“菜单翻译”“多语种实时翻译”等几大实用工具,直击用户出境自由行核心问题,实现从行程规划到目的地精细化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化覆盖。 “AI路书”在内测时期就曾引起用户广泛关注,该产品突破传统AI被动响应模式,首创“主动提问-需求校准-精准生成”全流程。用户提交初步需求后,AI会以选择题形式引导补充关键细节,例如“是否需要避开台阶较多的景点?”“餐饮偏好人均预算是多少?”用户亦可手动添加个性化需求。需求确认后,系统基于马蜂窝海量真实内容数据生成涵盖行程、住宿、交通、预算及实用贴士的完整方案。需要更多个性化服务的游客,还可在路书页面一键触达马蜂窝当地指路人,享受旅行专家的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