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影评:优质的学校 扭转好动女童人生](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4/01/id14156861-658834-700x359.jpg)
《窗边的小豆豆》影评:优质的学校 扭转好动女童人生
The Epoch Times
容易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往往会被视为令人头疼的问题儿童,不过日本动画电影《窗边的小豆豆》(Totto-Chan: The Little Girl at the Window)则能体现,若能得到妥善教育,问题儿童也能绽放良好光彩,使电影成为以...
故事背景为二战时期的日本,女主角黑柳彻子外号“小豆豆”,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她,因为在课堂上太过活泼好动,总是令老师十分头痛,最后不幸遭校方退学。为此,小豆豆的双亲安排她到新学校“巴氏学园”就读,这所学校的教育方针较为特别,对小豆豆展现极大包容力,良好的环境自然也让她的处境得到翻身机会。
女主角被一般学校视为问题人物,是电影核心设定,这也让小豆豆的角色塑造成为重要看点。一场课堂上的戏码便能有力体现顽皮、活泼、好动等多元面貌,诸如小豆豆把玩课堂桌子的桥段、容易被窗外事物影响注意力、毫无维护课堂秩序的自觉等面向,均能让普通的校园生活戏码,得以显得变数不断,透过女主角的人格特质展现娱乐性。
同时,《窗边的小豆豆》对角色形象的拿捏也称得上得宜,小豆豆尽管很容易被老师当成麻烦制造者,不过其个人行为从未包含欺负他人、对别人粗俗无礼等层面;尽管容易不受控,所作所为却从不包含恶意。相关设定,使角色形象属于顽皮可爱的定位,具有令人无奈又怜爱的双重属性。因此,尽管小豆豆曾遭退学,但角色形象绝不会让人生厌,仍属于具有观众缘的定位。
转学到巴氏学园,是小豆豆的人生迎来转机的契机。就学校的环境而言,已能展现较不同的风貌,这是一所乐于运用淘汰列车做为教室的小学,使课堂得以展现更独特的视觉风格。就小豆豆与小林校长的对手戏而言,也能在言谈间彰显校方对孩子的高度耐心,相当懂得以正面方式引导孩子,能在教育层面尽显春风化雨的良好精神。
就课堂戏码而言,电影的诠释亦能营造足够特色。(以下涉及剧透)部分课堂情境的刻划,能有效打破大众刻板印象,在巴氏学园的课堂中,同一堂课的学生绝非仅能一起从事同一类型事物,有可能根据个人情况,分别进行书写、做化学实验、美术创作、音乐探索等类型,使单一课堂的面貌显得相当丰富与多元。
部分学校生活戏码,亦能展现巧思,诸如普通的享用午餐,也能在过程中适度融入教育元素,同时又不会让孩子感到烦躁,有效体现教育上的巧思。部分情节则能突显,校方乐意适度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学校生活的面貌不会流于死板,而是具有更多可能性。不同戏码的安排,能充分彰显教育上的创意与用心。
小豆豆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然也是《窗边的小豆豆》营造娱乐性的泉源,许多情节尽管不属重大事件的范畴,但均能在小事务上创造乐趣。就女主角寻找遗失物的情节而言,能透过“挖化粪池”的特殊举动,将平凡事务变得更有场面看点,并借此体现校方对待孩子的耐心。与众多同学一起玩捉迷藏的插曲,也能借着小豆豆稍嫌逗趣的受困情境,缔造诙谐效果。
部分戏码则能有力突显巴氏学园的教育成果,小豆豆与众多同学曾在校外面临别校孩子的恶意挑衅,当下又没有成年人在场控制局势,就气氛营造而言,颇具危机一触即发的紧绷效果。女主角等人的应对,则颇有体现儿童也能谨守分际,甚至能共同展现较正面的精神,做到化冲突于无形,在言谈举止的应对上,带来令人刮目相看的效果。能以具体情节,彰显成功的教育所具备的可贵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