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象征”天星小轮142年历史或将告终
The New York Times
天星小轮是香港历史悠久的公共渡轮服务,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社会巨变,是香港活力命脉的一部分。由于2019年的抗议和新冠疫情,公司亏损严重,这项服务可能即将结束。
香港——香港一个潮湿的周一早晨,天星小轮正在靠岸,弗里曼·吴从上层甲板向外张望。海浪撞击着这艘从维多利亚港驶入的绿白相间的渡轮,水手将一根粗绳子扔给码头上的同事,后者将绳子绕在桩上。
43岁的吴先生在大多数工作日都乘坐渡轮从九龙前往香港岛。地铁会快很多,但吴先生更喜欢乘渡轮过海。“在渡轮上感觉好多了,”他一边说,一边呼吸着带咸味的空气。
过去三年,香港经历了许多创伤。2019年的大规模社会动荡吓走了游客,餐馆和酒店的经营者遭受打击。成千上万的家庭小店因新冠病毒的限制措施而不复存在。但即将失去有142年历史的天星小轮却产生了另一层共鸣。
4月,一艘天星小轮穿越维多利亚港。 Anthony Kw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曾经吴先生要挤着推搡的人群通过吊板,自疫情开始以来,人群消失了。拥有天星小轮的公司表示,现在的乘客太少了,这项服务可能很快就会终止,这座海港城市本身的生活将因此变得黯淡。
“这么多年历史,”24岁的助理船长陈子豪(音)说。“在很多香港人心中,包括我自己,这是香港的象征啦。”
与香港一样,天星小轮曾经是东西方之间的纽带。这是1880年首个按时刻表服务的公共渡轮服务,往返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以及更远一些的中国领土。它的创始人是一名帕西人面包师和商人,几十年前从孟买偷渡到这座城市,当时他乘坐的是一艘驶向中国的船。
在香港中环码头停靠。 Anthony Kw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他抵达时,被英国殖民没有多久的香港已经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陆地上出现了腐败、毒品和疾病,水上则有海盗和走私活动。一支由欧洲、中国和南亚警察组成的警察部队试图维持秩序。
渡轮的创始人多拉吉·纳奥罗吉·米泰瓦拉将最初的四艘渡轮命名为晓星、晚星、高星和导星。目前的船队包括八艘渡轮,和六十年前创建时相比没多少区别。八艘渡轮的名字中都有一颗“星”字。
天星小轮逐渐成为香港活力命脉的一部分。居民如此依赖它,以至于1966年政府批准的加价引发了数天的抗议活动,成为一场社会动荡的先兆,一年后演变成致命的示威和骚乱。英国官员最终以政策改革作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