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到底有什么价值?](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news/6ec3799504d058de4cbf62ee30906ba6.jpeg@s_0,w_2000)
“接诉即办”到底有什么价值?
Beijing Daily
本文语粹 “为民服务”的价值对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且正在制度、机制和实践层面得到体现,并且转化为民众获得感的提升。
“人民公仆”的价值是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创造新时代群众工作路线的指引。“接诉即办”改革是找回“人民公仆”的过程,很多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频次增多,基层公务员上门服务增多,干部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民众也对政府的工作更加理解。 “及时回应”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也符合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更是互动治理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路线最能够体现党和人民之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回应”正在“接诉即办”各项改革和制度中得到体现,并且正在使政府工作人员联系民众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资料图 新华社发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接诉即办”改革是“国之大者”的生动实践,更是“国之大者”的实现路径。这意味着,“接诉即办”改革之所以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其根本在于它切实解决了民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践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无论是评估“接诉即办”的目标设立和运行过程,还是对其效果评估,都离不开对“接诉即办”价值根基的探究、分类和坚守。在这里,价值主要是对“接诉即办”应该是什么,理想状态是什么,实现什么目标,什么是值得的等问题的伦理判断。事实上,“接诉即办”如果缺乏对“国之大者”的追求,就会失去方向。简而言之,对于“接诉即办”改革的认识,需要围绕价值定义、价值选择、价值规范和价值判断展开,从而厘清其背后的价值基石。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