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在那辆大巴上”:贵阳大巴事故后中国民众的愤怒与绝望
The New York Times
对许多人来说,事故大巴本身就是他们在“新冠清零”政策下集体归宿的象征,即全国人正在走向一个未知的目的地。人们不禁发问:要做什么才不会成为那辆巴士的乘客?
上周日,一辆转运隔离人员的大巴车发生车祸,导致至少27人死亡后,中国公众在网上针对政府严厉的防疫政策进行了广泛抗议。
这是一个共同悲伤和愤怒的时刻,伴随着沉重的羞耻、内疚和绝望。经历了近三年的不断封控、大规模检测和集中隔离后,人们想知道他们怎么能赋予政府剥夺自己尊严、生计、心理健康甚至生命的权力;为什么无法保护亲人免受“新冠清零”专政之害;以及,这种疯狂还会持续多久。
人们引用了德国诗人兼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940年发表的一首诗。
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
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
老人看着年轻人死去。
傻瓜看着聪明人死去。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篇旧文,标题是《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他们扪心自问:“我要怎么做才不会成为那辆大巴的乘客?”
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就会成为被迫坐上那辆大巴的27个人。那辆大巴本身就是他们在“新冠清零”政策下集体归宿的象征:全国14亿人正在走向一个未知的目的地。他们觉得,随着政府残酷地坚持清零政策,自己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尽管病毒的毒性已经大为减弱,而且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急着要宣布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结束。
“我们也在那辆大巴上”是事故发生后最常见的评论之一。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