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急剧变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中国进退两难
The New York Times
中国一贯坚称“国家主权不可侵犯”,在乌克兰危机中不愿谴责俄罗斯令其处境尴尬。尽管习近平已在劝说普京软化立场,但若战争扩大,中国的含糊其辞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随着俄军攻入乌克兰,对北京官员而言,任何暗示他们为了支持莫斯科而背叛中国外交政策核心原则——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说法,都让他们深感愤怒。
他们甚至不愿称之为入侵,而更愿意描述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局势”则是另一种说法。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表示,他对这场危机的立场与以往完全一致。
“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根据中国官方的摘要,习近平在周五的通话中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说道。
“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习近平表示。
然而,在中国官媒制造的回音室效应之外,俄罗斯挑起的战争无疑还是令中国这一伙伴在包括主权立场等问题上进退两难。
周五,尽管俄军已经挺进基辅,中国可能还是在劝说俄罗斯拿出更温和姿态上发挥了作用。
在普京与习近平通话后,中方领导人呼吁进行谈判,俄罗斯总统表示对此提议持开放态度,推翻了他自己的外交部长几小时前发表的声明。克里姆林宫称普京的姿态是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回应,后者曾表示他愿意讨论乌克兰的“中立地位”。
解决危机的谈判,无论多晚,显然都符合中国的利益,能缓和中国在主权问题上持双重标准所遭受的批评。
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都声称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不断践踏他国,近年来最恶名昭彰的行动就是2003年对伊拉克的入侵。中国一直传递出自己才是主权独立真正守护者的信号,特别是针对贫穷国家。
而另一方面,普京料到习近平就算不支持,也会接受俄罗斯的入侵行动。迄今为止,习近平政府一直在配合普京,将这场欧洲数十年来遭遇的最严重战争归咎于美国的狂妄自大。中国也与联合国对俄罗斯的谴责保持了距离。
周五,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一天后,驻扎在基辅的乌克兰国民卫队。 Gleb Garanich/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