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再推新亮点,300年正乙祠风采重焕](https://bjrbdzb--bjd--com--cn--ca49c18pd.3pco.ourwebpicvip.com/bjwb/mobile/2022/20220420/20220420_009/20220420_009_1559.jpg)
“大戏看北京”再推新亮点,300年正乙祠风采重焕
Beijing Daily
“雨顺风调万民好,庆丰年人人欢乐……”昨晚,随着一出昆曲吉祥开场戏《天官赐福》的上演,正乙祠这座有300余年历史的古戏楼与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昆曲结缘,焕发新的生机。
“五路君尊朝天阙唱念文武还笛鼓,天官正乙落坛祠会馆有戏恰开锣”,三面环绕的双层戏台上,诸神献礼,天女散花,一片喜气。昨晚,伴随着量身定制的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游园惊梦》精彩上演,“会馆有戏”之正乙祠演出在修缮一新的正乙祠戏楼启幕。动人的昆曲唱腔久久萦绕于古朴幽雅的雕梁画栋间,“百戏之祖”让凝结三百多年历史烟云的“中国戏楼活化石”重焕艺术魅力。
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戏楼,是曾经的银号会馆,也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它的盛名不仅源于其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其在中国戏曲演出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近百年来,梅兰芳、谭鑫培等戏曲名家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见证了它的繁华与辉煌。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正乙祠,也让数百年戏曲发展历史变得可以感知和触摸。三年前,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调研,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将传承600多年的昆曲艺术与300多年的古戏楼完美结合,让以会馆为代表的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此次正乙祠戏楼开幕演出季选取了四幕颇有历史渊源的大戏连台上演,分别是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怜香伴》。其中,驻场戏《天官赐福》是为戏楼量身定制,作为开幕庆典戏首次亮相。该版《天官赐福》既沿袭了昆曲艺术美学韵味和中华传统庆典文化,又结合时代审美和戏楼古风古韵进行创作改编,为观众带来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发展力的“沉浸式”体验。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