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诈骗防不胜防,别再让公众为“丢脸”担忧
Beijing Daily
好友突来借钱,账号莫名被刷……近段时间,多地发生“变脸”诈骗案。据警方通报,犯罪分子通过“盗脸”合成动态视频,一个仅需2至10元,就能注册手机卡、支付账户从而实施精准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变脸”诈骗猖獗,但大家对这种骗术其实并不陌生。前些年,一则《六旬追星女子:我要嫁靳东,勇敢活一次》的社会新闻曾引爆舆论。当事人沉溺于所谓演员“靳东”的短视频,深信与偶像相恋,甚至离家出走。而这位阿姨心心念念的“靳东”,就是利用视频剪辑配音等手段拼凑出的“李鬼”。如今随着AI换脸技术的迅猛发展,无需手动拼凑,仅在合成软件里上传一张照片,一个动态人物便跃然屏幕,不仅可以自如做出眨眼、张嘴、皱眉等丰富表情,且效果之逼真让亲朋好友、人脸识别技术都“傻傻分不清”。据调查,这种合成软件获得门槛并不高,操作也不难,“小白”按照网购教程花几个月便能“出师”。
犹记AI换脸技术刚露面时,社会不乏担忧之声:这是否意味着对版权、肖像权的侵犯?在人脸解锁、人脸支付日益普遍的今天,又会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借机诈骗?就目前来看,这种负效应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技术创新发展,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一旦越过安全、合规的边界,就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制合成技术滥用,别再让公众为“丢脸”担忧,已经刻不容缓。
首要一点,就是以技术规制技术,用“魔法”打败“魔法”。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对抗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迭代检测技术能力,让各路“李鬼”露出原形。除此之外,各平台、技术企业也要夯实“把关人”责任,明确设计开发单位、运维单位、数据提供方等各方责任,别让技术“裸奔”上市。针对花样翻新的“变脸”诈骗,公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凡事三思而行,切莫轻易抛“脸”给人。
从AI“换脸”技术轻松“移花接木”,到声音、指纹等生物密码也能被合成,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正在不断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何平衡好其中的收益与风险,让技术进步真正造福生活,考验社会治理。在这个问题上,健全法律、完善规则依然是重要基础。就拿“刷脸”来说,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厘清了使用边界,即“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但使用人脸、指纹、DNA、虹膜等个人生物信息等行为,在哪些范围内构成犯罪、将面临怎样的惩罚,还需要更明确细化的指引。
尽快补齐制度短板,在技术、伦理和规则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如此方能让新技术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里,不会冲出道德、法律的“篱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流程编辑:u028
本网受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委托,声明如下: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或本网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载、使用、编辑刊登在本网上的文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联系电话:010 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