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变的中国?” – 美国之音专访学者夏伟(2)
Voice of America
2022年1月30日,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作家夏伟(Orville Schell),在《连线中国》(THE WIRE CHINA)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变的中国?》(Changeless China?)的文章,记叙了1991年他如何协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中国异议人士吴弘达潜入中国劳改所拍摄记录并制作专题片的过程。夏伟指出,三十年过去,中国的劳教制度虽然已名义上被废除,却依然在新疆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形式存在。美国之音就此话题采访夏伟,探讨他对劳教制度以及中西关系未来的看法。
夏伟所表达的为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美国之音。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不变的中国,换汤不换药的劳教制度
记者问:您为什么觉得中国没有变?甚至是在倒退?
夏伟答:我不得不说,中国从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在倒退。这是一个非常矛盾,非常自我冲突的一个现象。中国在很多地方做出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在很多其他的地方几乎毫无进步。中国的根本政治哲学有很多自我矛盾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中国的政治既有它传统的一面,有列宁主义的一面,也有西方因素的一面。这是让所有人感到困惑的地方。
中国在2013年正式废除了劳教制度。其实在劳教制度被废除的时候,我没有看到过关于这个问题的非常深刻的讨论。但是这个被废除的东西,又改头换面变成了其他的制度。比方说“再教育劳动”,比方“寻衅滋事”,或是其他的一些借口。就好像当初的“反革命”罪,现在也只是换成了“寻衅滋事”而已。
中国从某种意义上确实在倒退。这提醒我们,任何经历了几十年革命的社会,比如像中国这样在毛泽东治下有过几十年的革命史,这种多年革命的影响不会自动消失,不会因为邓小平上台了就迈入法治社会。这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的体制内核,去除它的影响极其困难。
问: 您认为中国今天的局面是无可避免的吗?还是领导人的个人风格所导致?
答:中国当今的局面,当然和习近平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也和中国无数年以来渴望“伟大”的心态有很大关系。我们看到,最近几十年来,中国确实在变得更加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邓小平年代以及后来有过“韬光养晦”的年代,但是,富裕强大始终是终极目标。习近平这个人呢,可以说是比较“土”。他在文革年代长大,不会说外语也没有受过西方教育,他不是很喜欢西方那一套。他是个比较没有安全感,不善于融入外界的人。
所以他不想融入世界秩序,他有自己的一套,并且他刚好也赶上了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变得强大的年代。但是,从更深角度来说,过去一百年间,渴望富强是几乎所有中国领导人的最高梦想,那就是让中国变得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平起平坐。习近平刚好赶上了中国开始具备赶上其他国家实力的年代。中国很久以前被看做“亚洲病夫”,这导致了根深蒂固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