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積極落實「兩文三語」語言政策\李曉迎
Ta Kung Pao
自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香港社會一直有股力量透過不同渠道鼓噪並誤導市民說:政府要硬推「普教中」、「普通話」或「貶低粵語」等。如果這些風向僅是為回應或引領社會就特區政府的語文政策進行思考,那仍可以包容一二。但如果想以此再次炮製類似「反國教」事件,則應該引起特區政府及廣大市民警惕。
普通話教育說到底就是「兩文三語」這項基本語文政策,對於這項政策的關注重點,不應僅局限於廣東話與普通話「誰比誰更重要?」「粵語地位是否被貶低」這個層次,而應該關注和聚焦於普通話教育是否可以增進香港市民的福祉上。如果整個社會輿論僅是一味的引導香港市民狹隘的關注「誰比誰重要」這類問題上,不僅無助於香港語文政策的發展,更可能出現嚴重的誤導,讓整個社會陷入撕裂,後果非常危險。
廣東話地位絲毫無損
首先,特區政府有責任推動普通話教育。普通話的法律地位源於憲法,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普通話與廣東話同時納入特區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合理且無可指摘的。同樣,廣東話作為「兩文三語」中的一語,已足夠說明對其沒有不尊重或貶低,而是反映出廣東話作為香港地方交流語言的事實。
也正是廣東話的這種屬性,才需要對廣東話給予更多的尊重、保護。每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市民珍視香港的本地語言、文化,這種情感不僅值得尊重,更值得理解。但如果有人想利用這種樸素的情感,不斷分化社會,妄圖再次製造社會分裂與矛盾,那麼全社會都應予以抵制。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從講話脈絡上看,強調的不僅是香港特區的政治、經濟地位,這也包括香港獨特的文化地位與優勢。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