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里/防詐\葉歌
Ta Kung Pao
回國後每周至少收到一條公益短訊,有的來自本地派出所,有的來自中國移動等運營商,都正告大家不要陷入電信詐騙的陷阱,但每次內容不同,細數「電詐」的不同手法。從傳統的「殺豬盤」,即網戀的「男(女)朋友」哀告借貸或慫慂投資,「商家刷單返現」,「減肥美容神藥」,到「教育培訓機構退費」,「保險公司理賠」,「網絡遊戲博彩」,讓人不由感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電詐的危害眾所周知,電詐的囂張卻一直未見消減。央視常播有關法制節目,也多見「端掉境外詐騙團夥老巢」,摧毀詐騙產業鏈的報道。哪怕是不上網的老年人也難逃騙子的魔爪。父母小區大門外有個「養生館」生意很好,每天都有老人到店「體驗」,付費按摩,店家則會發點雞蛋、食用油之類的禮品。也不光是教育程度不高者入彀。母親有位大學老同學、退休高級教師,每年都花大錢參加「保健旅遊」,買了大堆「東北林下參」、「內蒙沙棘酒」等補品,家里都放不下了。
騙子能得手,不外是利用人性弱點、貪嗔痴愛。有人夢想發財,有人希望成婚,老年人希冀長壽,年輕人愛好遊戲,人情之常,不必苛責。但夢想如果變成了臆想,走火入魔,就會帶來嚴重危害。不過,僅提倡「無欲則剛」也不能杜絕後患。心理需求多元,大家追求不同。我們都可能經歷非理性時刻,只靠公益短訊或公益廣告進行外界干預還遠遠不夠。面對面交流,親人好友、同事同行、乃至警察和居委會人員及時阻斷,耐心勸導,長期守望,效果會更好。
More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