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军事启示
The Epoch Times
中共从乌克兰战争中看俄罗斯军队的弱点,会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相同问题。从战役、战术的指挥以及官兵教育训练的层次来看,其实解放军的状况和俄军差不多。
4月14日晚间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发生爆炸,损伤严重,随后在拖曳回港途中翻沉。俄罗斯海军主要由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组成,黑海舰队的实力仅次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的主力舰船是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和5艘护卫舰;俄罗斯海军的另外两艘同型巡洋舰分别是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旗舰。
“莫斯科号”巡洋舰属于万吨级大型军舰,排水量12,500吨。它作为舰队的旗舰,自身有相当强的攻击和自卫能力,除装备反舰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之外,还有防空炮和拦截导弹的高射速机枪系统,在军舰周边组成了一个360度防空火力网。理论上,这样的战舰有能力拦截空中来袭的导弹,而舰队所属的护卫舰通过声纳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接近舰队的敌方潜艇,使旗舰免遭鱼雷攻击。当时这艘巡洋舰位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以南60海里,远离对方地面火炮的攻击范围。
乌克兰宣布用两枚“海王星”中程导弹击中了“莫斯科号”,导致该舰爆炸沉没。俄国回避谈这一点,只说这艘巡洋舰因舰载弹药爆炸而发生舰损,抢救无效而弃舰。这种说法只讲了故事的后半段,不谈其弹药因何无端爆炸。海军舰船出海时必然携带弹药,正常作业情况下,因保管不当而令弹药自爆的可能性很小,世界现代海军史上还没发生过因弹药自爆而导致舰船沉没的案例,但舰载弹药被导弹击中则可能发生殉爆。
乌克兰战争期间黑海舰队位于战区附近,本应实行严格的战时警戒状态,包括防空雷达和防空炮火系统24小时随时待命作战,以防止旗舰遭到空袭;同时,舰载弹药也应被分散到远离甲板的各隔舱中,战损抢险分队必须有足够人力随时灭火补损;而受损战舰的损伤程度未经安全评估的情况下,若匆忙驶往港口,会加快水下破损处进水而导致舰船倾斜翻沉,二战时大日本帝国海军的“信浓号”航母被鱼雷击中后快速驶离战场而中途翻沉,就是个典型案例。
显然,俄罗斯海军在战时并未严格按照条令安排值班,以致于空袭来临时未能提前发现导弹,也不能启动防空炮火击落导弹;中弹后发生弹药爆炸而导致舰体损伤,匆忙拖往港口的操作又导致舰船提前沉没。这样的情况暴露出俄国海军在战区根本没做好夜间防空准备,舰员按平时状态在睡大觉。此前已有一艘黑海舰队的大型登陆舰遭到乌克兰的导弹袭击而沉没,黑海舰队居然依旧采取无防备姿态在海上活动,这证明了俄国海军的管理和军纪存在严重问题,所谓“大国海军”的实力名不副实。
苏联军队在美苏冷战时期被视为军力最强大的部队,1985年苏军的规模世界第一,达6百万人。苏联陆军的最后一个战场是1979年到1989年在阿富汗,对付的是当地游击队,结果是损失惨重。这次投入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陆军装甲部队和陆军航空兵部队继承了苏联的军事传承。乌克兰危机持续到现在,俄罗斯陆军想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实施突击,逼迫乌克兰政府投降的军事意图失败了。
因为战场资讯不可靠,而各方都通过假情报来实施“认知战”,所以基辅战役以及其他乌克兰城市已经发生过的战役究竟该怎样评价判断,现在似乎还不能完全讲清楚。得到双方认可的资讯是,目前俄罗斯军队已从基辅战役的战场撤出,正为下一步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动新的战役作准备。
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陆军的战役指挥和战术运用很明显地继承了苏军的作战思路;而苏军的作战思路又主要来自二战前被斯大林杀害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理念。苏军的军事天才图哈切夫斯基90年前提出了陆军作战的一整套思路,包括伞兵部队敌后空降、坦克突击部队插入敌后、航空兵为地面的机械化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等等。这种大纵深、空地结合的立体作战模式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中再次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失败了的基辅战役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