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美港人汗洒纽约香港龙舟节 新手组队获亚军
The Epoch Times
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响起,十位香港龙舟健儿举起龙舟桨,水花在纽约法拉盛的草原湖(Meadow Lake)上四溅,酷暑烈日下齐心协力冲向终点。这支穿着印有香港城市风景白色T恤的队伍,是今年全新组建的纽约香港协会(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New York)龙舟队。都是龙舟新手的他们经过7个星期的训练,终于在这一天踏上“战场”,捧回了香港家庭邀请赛的亚军奖牌。在一片欢呼声中,队友们的感情又近了一步。
“我来纽约四个月,第一次参加当地的活动,这里的气氛和香港很不一样!”在港做跑步教练的黄家保,现移民纽约,喜爱运动的他到埠不久,就加入了全新组建的港人龙舟队。为期两个月的训练,让他渐渐融入了新环境:“纽约的场地空间比较大,环境也比较舒适,视野很开阔,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现担任纽约香港协会执行董事的Michelle Mui,帮助协会首次成立龙舟队,报名参加了常规混合赛(Regular Mixed)和香港家庭邀请赛(HK Family Invitational),透过训练增进港人之间的友谊:“我希望这可以成为一个恒常的活动,今年我们都是新手,希望下年可以做得更好。”
从今年6月起,黄家保和一众队友每逢周末就会驾车来到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在草原湖练习龙舟,为的是参加今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举行的第30届纽约香港龙舟节。以往在香港时,家保也曾经参加过龙舟队,曾于2019年9月在观塘海滨参赛。他记得在香港训练时,不只是周末练习,平日也会操练,或许是香港交通更加方便,人们下班后很容易可以搭乘交通工具到达训练地点,但在纽约的场地比较偏远,没有直接的交通工具可以到达,一般要周末队员们才可以集中训练,因此可以相聚的时间显得更加珍贵。
“共享教练”的训练模式也是家保在纽约体验到的:“香港的龙舟赛事非常多,以前在香港龙舟训练的教练比较充足,一般一支队会跟一个教练,但纽约的有经验的教练不是太足够,毕竟龙舟赛不是这边的主流运动,因此我们会几个龙舟队共用一个教练,甚至队友混合一同练习。”
黄家保描述,不同队的队友在一起主要是练习基本的概念和划龙舟技巧,透过这些基本功的训练,他们渐渐熟络起来,也因此认识了不少朋友,不仅仅局限于认识香港人,还有一些马来西亚人、西人等等。当基本技能练习成熟后,他们才会分队训练,那时候就是练习龙舟队队员之间彼此的默契了。
在比赛场地方面,家保感言纽约法拉盛的比赛场地给运动员休息区的地方,比香港观塘的场地大很多:“香港始终地方小,休息区摆不了那么多的帐篷,但纽约的地方相对大,香港一个队给的位置只是这里的四分一。”虽说休息区比较大,但比赛安排方面他认为香港是比较紧凑的,今次纽约的安排不够完善,原定的比赛时间不断延后,队员的等待时间过长,有的队员是计算好时间前来,但因活动不够准时,唯有放弃比赛,先行离开。活动重在参与,家保认为总体而言的比赛体验还是很不错的。比赛气氛方面,因为场地太大,观众欣赏龙舟的地点比较分散,他认为没有香港那么集中那么热烈,这是有些许遗憾的。
家保在香港做了多年跑步教练,并热衷于三项铁人运动,同时会训练游泳、单车、跑步的技能。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参与龙舟运动对他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好多人以为划龙舟是手部用力,其实不是,如果手部用力的话,划很短的时间就会觉得很累,但如果是腹部用力的话,就可以手脚协调,不会那么辛苦。”在过去的跑步、骑单车、游泳训练的时候,他也很注重腹部用力的练习,这都能够帮助到整体技能的提升。
Michelle过去从来没有划过龙舟,今次是首次参与活动,过去她亦参加过一些跑步比赛,平时也会做一些瑜伽、骑单车的活动,她体会到参与龙舟队和一般的体育运动都不同:“龙舟始终是一个团体的运动,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同一个步伐进行,如果着急了就会乱。过去我跑步、做瑜伽、骑单车都可以一个人进行,但是龙舟一定是team work(团队合作),大家要同一个节拍才能让那条船推进,这是我过往的运动中没有体验过的。”她相信透过这样的训练增进了队员之间的默契,希望这种默契不只是在比赛中,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更加融洽地相处,让身在异乡的港人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