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不如吃个砂锅煲!“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怎么来的?
Beijing Daily
冷空气来临,低温的包围无处可遁,身体顺应自然,发自内心呼唤——不如去吃个砂锅煲! 以石英、长石和黏土制成的砂锅,经过一次次的改良以后,已经能承受数百摄氏度的高温淬炼,保持不裂之身。砂陶传热均匀,适合长时间的炖煮入味,且厚实的材质散热也慢,关火上桌后还能沸腾一段时间,实在是热菜保温的理想器皿。而砂锅的历史和它的质地一样厚重——万年之前的古人,也和我们一样,得到过砂锅给予的温暖。
空气炸锅、微波炉、自动料理机……跟现代厨房锃光闪亮、充满科技感的烹具相比,静置于橱柜一角的老砂锅颜色土黄、厚重质朴,被熏黑的锅底和把手,让它看起来就像是被遗忘的老古董。如果你知道砂锅的历史,了解它属于烹饪陶器的重要一员,十有八九会不禁感叹:砂锅何止是老古董,更堪称远古人类烹饪史留下的化石。更神奇的是,这个“化石”至今还延续着古老的烹饪方式,默默赠予现代人美味和温暖。
“没有人知道陶器是怎样起源的。”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在他的《文明与野蛮》一书里曾这样认为。不过陶器的起源虽然无法确断,但不代表没有规律、痕迹可循。游牧民族显然不是最早的陶器“爱好者”,脆弱的陶罐禁不起马背上的迁徙颠簸,盛奶和水的容器通常是皮囊袋,因此大部分古代陶器的发掘,都来自定居在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我国的黄河流域。
关于我国原始陶器的起源有三说:一是《世本》里的“昆吾作陶”,二是《古史考》里的“黄帝始造釜甑,火食之道就矣”;三是“神农耕而作陶”——把陶器的发明者分别归于昆吾、黄帝和神农三人,其中又以黄帝始造釜甑流传最广。黄帝所处的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而经过考古学家碳14的技术测定,陶烹的出现也正是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期。
人类的“烹”法由火而生,“煮、蒸、煎、熏、熬”这些形声字都跟“烹”字一样,有烈烈火舌在其下炙烤着。在陶烹出现之前,烹饪的食物直接与火苗接触,汤水也没有合适的容器盛放,按照《礼记·礼运》中的说法是:“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意思是,上古时候的人们徒手撕开猪肉和黍粒一起烧烤,地上刨小坑储水,用手捧着喝。比直接火烤高级一些的烹法是“石板烧”,东汉郑玄对《礼记》“燔黍捭豚”的注释即是:“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擘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但无论是直接火烤,还是放在石板上烤,对于谷粒的烹饪都不是理想的方法,很容易受热不均,半焦半熟。所以“釜甑”这些烹饪陶具的发明带来的变革可以说是开天辟地:一方面解决了谷物主食烹饪的问题,水火交融的烹饪智慧延续了上万年;另一方面让人们可以坐下来慢慢享用一餐,陶器烹具餐具的衍生也奠定了饮食礼仪的开端。
所以,砂锅到底是什么?它是传说中黄帝始造“釜甑”的那个“釜”——最早加砂的炊具都可以被称之为“釜”;也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那口锅——陶釜,即用来煮食的陶锅,加了砂的陶锅也就是最早的砂锅。之后许多其他类型的炊具都在“釜”的基础上变幻成形,如底部有小孔、起到“蒸锅”作用的“甑”;三足空心,用来煮粥饭的“鬲”;以及体积更大,三足为实心,主要用来烹饪肉类的“鼎”。虽然西周时代天子的九鼎常常给人一种“鼎”为铜材质的印象,但其实最早的鼎就是陶鼎。1959年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出土的红陶折腹鼎,即是当时的一种炊煮具。
无论“釜甑鼎鬲”,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制炊具里大多残存食物烹饪过的残留,锅底也有烟熏火燎过的痕迹,这与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里对陶器的使用大相径庭。后者更多把陶器作为储酒或取水的工具,对于谷物的烹饪,更多是和成面团以后塞进烤箱而非粒食水煮,更不用说“蒸”这种东方绝技。陶烹的辉煌,更多时候闪耀在东方汉代以前,这也是砂锅作为烹具地位最为重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