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习惯性拔头发,当心得了“拔毛癖”
Beijing Daily
“六一”儿童节前夕,9岁的莉莉走进了心理诊室,原因是她得了一种怪病“拔毛癖”。莉莉原本有一头又黑又亮的长发,大约半年前,头顶中间有一块突然秃了,而且头皮裸露的面积越来越大,她很不开心,不想上学,排斥集体活动。 莉莉的父母带她到医院就诊,皮肤镜检查结果表明,莉莉的头发不是自己掉的,而是被拔掉的。面对医生的询问,莉莉坦白,“在写作业或感到紧张时,我就会控制不住拔头发。拔的时候感觉挺痛的,但拔完后心里就舒服多了。”最终诊断结果显示,莉莉患上了拔毛癖,这是一种强迫相关障碍,医生建议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多与情绪不稳有关
拔毛癖又称拔毛症、拔毛障碍,是以反复拔除自己或他人的毛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强迫相关障碍,也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常因此导致斑秃或脱发,感到焦虑和痛苦,并干扰其正常的社会功能。
拔毛癖大多开始于青春期早期,发病年龄为11岁至16岁;也有一些病例在8岁之前起病,属于早发型,相对而言症状较轻,其发生可能是为了自我探索或自我安慰,大多会随年纪渐长而消失。但也有研究显示,早发型并不总是良性的,仍有一小部分患者的症状延续至成年期。
在临床上所见的拔毛癖,女性显著多于男性,拔毛行为最常发生于头皮、眉毛和眼睑。男性拔毛区域集中于腹部、背部及胡子所在部位。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到拔沙发、地毯、毛绒玩具和宠物的毛。
拔毛癖病因不明。目前有一些研究初步证实,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拔毛癖的发生有关。还有人认为,该病与情绪焦虑、忧郁等心理不良因素有关。拔毛癖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如需要与父母分离、学习压力过大、受到老师批评、遭到父母打骂,或父母性格不稳、管教过分严厉、缺少亲情爱护等。
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类
拔毛行为存在两种模式:无意识型和有意识型。在临床中,这两种模式经常共同存在,极少数患者仅有一种拔毛模式。
无意识型 常在沉思或做事情时出现。75%的患者表现出无意识的拔毛行为,如在看电视、学习时不知不觉地实施。